液压支架的维护检查
液压支架的维护检查包括三项内容:日检、旬检、月检。
检查内容:
㈠ 日检
⑴ 检查各连接销、轴是否齐全,有无损坏,发现严重变形或丢失的应及时更换或补齐。
⑵ 检查液压系统有无漏液、窜液现象,有漏液的地方应处理或更换部件。
⑶ 检查各运动部分是否灵活,有无卡阻现象,有应及时处理。
⑷ 检查所有软管有无卡阻、堵塞、压埋和损坏,有要及时处理或更换。
⑸ 检查立柱和前梁有无下降现象,如有应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。
⑹ 检查立柱和千斤顶,如有弯曲变形和严重擦伤要及时处理,影响伸缩时要更换。
⑺ 当支架动作缓慢时,应检查其原因,及时更换堵塞的过滤器。
⑻ 认真如实填写检修记录。
㈡ 旬检
⑴ 包括日检全部内容。
⑵ 检查顶梁与前梁的连接销轴及耳座,如发现有裂缝或损坏,应及时更换。
⑶ 检查顶梁与掩护梁、掩护梁与前后连杆的焊缝是否有裂缝,如有及时更换。
⑷ 检查各受力构件是否有严重的塑性变形及局部损坏,如发现要及时更换。
⑸ 检查阀件的连接螺钉,如松动应及时拧紧。
⑹ 检查立柱复位橡胶盒的紧固螺栓,如松动应及时拧紧。
⑺ 认真如实填写检修记录。
㈢ 月检
⑴ 包括日检、旬检全部内容。
⑵ 按照支架的完好标准逐架进行检修。
⑶ 对安全阀要轮流进行性能试验。
⑷ 更换被损坏和变形严重的护帮板、伸缩外梁、侧护板。
⑸ 更换由于窜漏液而达不到初撑力的立柱、推移千斤顶和碰伤严重变形、镀铬层脱落的支柱、推移千斤顶。
⑹ 更换变形、开焊、损坏的推拉杆。
⑺ 认真如实填写检修记录。
㈣ 维护和检修注意事项:
⑴ 支架在工作面进行部件拆装更换时,应注意顶板冒落,做好人身和设备的防护工作。更换立柱、前梁千斤顶、各种控制阀等元件时,要先临时支柱撑住顶梁后在进行。
⑵ 支架上的液压部件及管路系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,不得进行修理与更换,必须在关闭断流阀或在停止高压泵,使管路压力卸载后方可进行修理与更换。拆卸时严防污物进入。
⑶ 拔出后的高压管接头应朝向地面,不得指向人员。
⑷ 支架拆装和检修过程中,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,禁止乱打乱敲,尤其是各种液压缸的活塞杆表面、导向套、各种阀件的阀芯与密封面、管接头以及连接螺纹等,防止损伤,避免增加检修困难。对拆装的液压元件的零部件要标上记号及量取必要地尺寸,并分别放在适当的地方。拆下的小零件,如垫圈、开口销及密封件等,应装入工具袋内,防止丢失。
⑸ 支架上使用的的各种液压缸和阀件等液压元件,一般不允许在井下拆装,如果发现问题不能继续使用时,必须整件更换,送井上进行修理。各种液压缸在井下拆装、搬运过程中,应先收缩至最低位置,并将缸体内液体放出,以便在搬运过程中损伤活塞杆表面。
⑹ 备换的各种软管、立柱、千斤顶与各种阀件的进出液口,必须用合适的堵头保护,并在存放与搬运过程中注意堵头脱落。
⑺ 支架检修后应做好检修记录,包括检修内容、材料和备件消耗、所需工时,质量检查情况和参加人员等,以便积累资料,分析情况,为以后维修创造条件。检修后的支架还应进行整架动作性能试验。
⑻ 支架的存放与配件贮存要有计划,设专人负责保管,加强防尘、防锈和防冻措施,支架和配件的存放应尽量放在库房内,对存放在地面露天的待检修或暂不下井的支架,应集中在固定地方保管,并将支架各液压缸、阀件内的乳化液全部放掉,必要时注入防冻液,以防冬季将液压元件冻裂。
⑼ 软管在贮存中应盘卷或平直捆扎,盘卷弯曲半径不得小于200~500mm,橡胶件和尼纶件应避免阳关直射、雨雪浸淋,存放温度应保持在-15~+40℃,存放相对湿度应在50%~80%之间,严禁与酸碱油类及有机容机等物质接触,并远离发热装置1m以外。